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作出系统部署。
《意见》从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生态等方面规划了具体的5年“施工图”,有助于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当前国际环境变乱交织的背景下,《意见》的出台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各方信心,有利于锚定中国式现代化这个目标,以更大力度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是我们坚定做好自己的事、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的务实行动。
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意义重大
建设自贸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自贸试验区经过十多年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顺应新形势下我国改革开放需要,目标更高、任务更重,更加注重服务于制度型开放,更加注重系统性改革,更加注重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都提出了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毒龆ā纷ㄕ虏渴鹜晟聘咚蕉酝饪盘逯苹?,明确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鼓励首创性、集成式探索。
目前,全国已设立的22个自贸试验区,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约占全国1/5的外商投资和进出口。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22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282.5亿美元,占全国的24.3%,对吸引外资产生了显著的带动作用。
《意见》在原有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践取得较大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体现出我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与信心。
突出首创性、集成式探索
此次《意见》的亮点,集中体现在了首创性和集成式探索上。
《意见》强调,经过5年左右的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实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型开放水平、系统性改革成效、开放型经济质量全面提升,以贸易、投资、资金流动、交通运输、人员往来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重点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现代产业集群能级跃升,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意见》的首创性,集中体现在推出了大量“允许类”改革开放创新举措。例如,允许区内企业以保税物流方式开展不同税号下含金矿砂的物理混配业务。允许符合条件的区内外资企业开展电影后期制作服务。允许境外知名仲裁机构在符合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业务机构。允许以保税物流方式开展不同税号的高、低硫燃料油混兑调和业务。允许液化天然气作为国际航行船舶燃料享受保税政策等。
《意见》的集成式,体现在“以贸易、投资、资金流动、交通运输、人员往来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重点的政策体系”的系统性,是在前期上海等自贸试验区、海南自贸港等政策制度探索基础上,对自贸试验区政策制度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与此同时,这“5个自由便利+1个安全有序”政策体系,有助于我国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领域高效配置资源要素,是我国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系统体现。
通过首创性、集成式探索,有助于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现代产业集群能级跃升,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突出全产业链的集成创新
推动自贸试验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突出全产业链的集成创新,是《意见》的又一亮点。
《意见》明确提出,要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生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全产业链集成创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赵福军认为,在制度创新方面,更加突出全产业链的集成创新,因为这个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使命,《意见》更加突出了全产业链的集成创新。
“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使命,此次意见强调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生态,释放了以制度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辐射带动更大范围协同创新的强烈信号?!闭愿>担庖笞悦呈匝榍ü贫却葱麓蚱撇棵藕托幸当诶?、整合创新资源,推进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多方面创新,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此次《意见》还提出了要提升现代化产业集群的能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自贸试验区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促进自贸试验区的产业协同联动。专家表示,《意见》还推出了一系列自由化和便利化的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助于我国高效集聚全球范围内的高端资源要素,在“科技”“产业”上进行高效配置,这也是我国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系统体现。
来源:新华网、央视网